疫情推動了大量創新技術的應用和“新常態”的業務模式。中企網絡通信技術有限公司(中企通信)就針對以上數據中心運維的難題,聯合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(簡稱“應科院”),推出了融合了增強現實(AR)解決方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(ICT)服務:數據中心“AR千里眼”遠程運維服務。
今年,疫情為全球帶來了巨大衝擊,也正在改變人們生活、工作和溝通的方式,有更多的工作轉向了遠程模式:遠程運維、遠程辦公、遠程問診等等。尤其是遠程運維,由於疫情期間工程師進入數據中心流程繁多,對於數據中心裡的設備、服務器性能、網絡配置,無法進行快速、及時的調節。就算經過了重重考驗,比如拿到了核酸檢測報告或者其他審批文件,可以進入數據中心,又需要花費大量的等待時間,會對業務的連續性造成極大影響。進入數據中心後,客戶將面對大量且複雜的設備環境,網絡安全、服務器、存儲、數據庫、各種網絡的連接等等,無法快速地對現場環境進行判別、配置和操作。當面對更為複雜的環境時,還需要和外部的工程師溝通,傳統的溝通方式容易造成信息傳遞的失真,對問題描述的語言不夠準確,進而造成前後端聯動的巨大問題。
疫情推動了大量創新技術的應用和“新常態”的業務模式。中企網絡通信技術有限公司(中企通信)就針對以上數據中心運維的難題,聯合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(簡稱“應科院”),推出了融合了增強現實(AR)解決方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(ICT)服務:數據中心“AR千里眼”遠程運維服務,利用AR技術大幅提升了現場分析處理與後端支援調度能力,實現了端到端的服務數字化,為用戶提供“7 ×24小時全局運營”、多語言多時區服務支援、全球合作夥伴協同,打造“零距離”溝通,大幅降低前端工程師和後端用戶的運維時間與人力成本。為企業帶來變革性體驗,享受更高效、更智能的現場服務輔助能力。
(左) 中企通信總裁李炳智先生及(右)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行政總裁周憲本先生共同宣布推出“DataHOUSE AR千里眼”遠程運維服務
企業AR應用現狀
說到AR,自2009年以來就已經很普遍,但大多應用在遊戲、休閒相關行業。隨著AR技術的演進,以及5G和無線技術的發展,企業AR應用越來越受到重視。當前,AR的研發正在結合5G、AI、IoT等技術來開創不同的企業應用場景。據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首席科技總監許志光博士介紹,AR未來會有四大發展趨勢:AR設備會通過計算機視覺系統來檢查工作場景和操作程序,從而優化人為決策;AR可以結合物聯網生成的數據來實現智能和互動的環境,工作人員也可以用語音或者手勢識別等技術來控制現場環境,大大提高工作流程效率;邊緣計算彌補了傳統以雲端為核心的集中式數據處理方式的不足,可以大幅降低AR終端設備的複雜度,提升AR體驗,促進整體產業的高速發展;AR技術還可以在三維空間傳遞信息,大大地改變大數據可視化和交互方式,讓企業獲得更精確的信息傳達語境。
儘管企業AR有著很明確的發展方向,但當前企業AR的商業化還面臨巨大的技術挑戰。許志光博士將其總結為兩點:
首先是實時智能,物體檢測,三維場景感知和計算分流等技術仍處於早期開發階段,對很多企業來說,很難掌控這些專業知識來開發AR應用。
其次,目前市場上還沒有通用的解決方案來支持各種特定的使用環境。企業不僅需要自行開發AR應用程序,還需要自行開發後端系統,內容生成工具以及與現有系統的兼容性。這些工作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資源。
應科院的角色正是要為本地企業解決以上問題。應科院在有關的技術範疇如計算器視覺、3D圖像、IoT、5G、大數據分析等都有專業知識,可以用來研發AR的實時智能。另外,應科院也擁有豐富的跨域技術集成研發經驗,能提供可以滿足本地行業需求的優化解決方案。此次應科院與中企通信共同開發的AR智能運維解決方案,就是深入到數據中心的應用。
數據中心“AR千里眼”:為遠程運維服務打開任意門
2019年6月起,中企通信與應科院開始一起合作研發AR對ICT服務的增強。
中企通信在應科院的技術協助下,將架構進行了拓展,並進行了功能方面的微調,在一個月的時間裡,將AR技術遷移到數據中心的遠程運維場景中。客戶可以足不出戶,在家中或者辦公室裡,透過AR技術,如臨實境地進入到數據中心內部。數據中心裡的工程師,戴上AR智能眼鏡,就可以替代客戶在現場進行精細化操作。
據中企通信數據科學與創新副總監詹東東先生介紹,相關的操作流程並不復雜。中企通信的工程師戴上眼鏡,掃描我們研發的自動派單系統的二維碼,完成身份認證和識別,將人與後台工單、服務流程進行連接。然後,工程師通過眼鏡,與待操作設備的二維碼進行掃描聯動,實現人與設備的連接。工程師可以隨時調出設備後台的一些資訊,比如設備狀態、操作指引、當前故障分析等,透過AR混合技術的方式,立體地呈現在眼前。
無論是運維工程師還是專家或客戶,在數據中心之外的地方,就可以通過遠程技術和AR的增強能力,如臨實境地來到現場,透過像3D技術將圖片和操作指引瞬間傳達到現場,立體地呈現在工程師眼前,幫助他更好地進行操作。
當工程師需要繼續設備安裝、部署或者調試的時候,過去傳統方式需要用電腦或其他設備查閱資料,由於數據中心內部環境複雜,導致工作效率不高。而當他戴上AR智能眼鏡之後,就可以藉助AR技術,實時調出後台的操作指引、操作手冊,以及對當前任務的響應指引,一步一步地按照指導完成整個操作流程。
在故障處理的時候,以往需要通過手機或電腦登錄運維繫統,查閱過往的歷史資料,判斷問題到底發生在哪裡。如今透過 AR技術,工程師可以實時調出後台系統所記載的記錄和信息,並立體地呈現在眼前,幫助他快速判斷問題產生的原因。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,從工程師戴上了AR智能眼鏡的一刻起,他就連接了數據中心後台的智能中心。
此外,在需要外部專家支持的時候,通過手機或電腦的傳統方式會造成信息傳遞的失真,因為在現場外部無法真切地看到現場情況,所以無法給出清晰的指引和判斷。而通過AR技術,客戶、外部專家、運維團隊的同事,能夠直接看到現場環境,並且透過POI專業的3D技術,進行物理位置的標註,而且還可以傳輸數據、圖片和文檔到眼前,幫助進行問題的判斷。相當於整個團隊“瞬間移動”到工程師的背後,與他一起來面對現場複雜的環境。
而在客戶這一側也非常簡單,透過電腦屏幕,只需要敲入用戶名和密碼,就能瞬間推開數據中心的大門,同步看到現場同事通過AR智能眼鏡看到的所有畫面,可以進行立體化的物理信息標註,將命令行、文檔以及當前界面圖像全部實時傳遞到現場來。
詹東東先生表示,通過AR技術,中企通信將全球所有的數據中心虛擬成一個數據中心,它可以很大,大到覆蓋很多城市,也可以很小,小到裝在電腦屏幕裡隨身攜帶。 “我們為客戶創造的價值,就是盡我們最大的努力,幫助客戶在疫情這種特殊時期免受衝擊和風險,降低現場運維成本和響應時間,將傳統方式下複雜的現場操作通過AR技術實現效率的提升。”
後記
數據中心作為企業的重要支撐,也是數字化重要的基石之一,數據中心是最為關鍵的數據載體。中企通信和應科院聯合推出的數據中心“AR千里眼”遠程運維服務無疑引領了系統維護和故障排除的工作邁入新時代。但是目前,這個服務還只是應用在中企通信自己的數據中心裡,至於未來會不會把它變成一個服務,打包到其他的運營商,中企通信認為是可以討論、規劃和設想的。因為雖然國內疫情目前已經走向了平穩期,但是由於多方面的原因,企業的整個組織開始分散化,會有很多的數據中心分佈在不同的地方,而且專業的運維人員也都分佈在不同的地方。如果需要把各方面的資源和流程整合在一起,提升服務效率,就需要藉助AR等新技術,打造“零距離”溝通,降低前端工程師和後端用戶的運維時間與人力成本。
一般查詢 / 銷售熱線 +852 2170 7401
客戶服務熱線 +852 2331 8930
Copyright © 中信國際電訊(信息技術)有限公司 CITIC Telecom International CPC Limited